国考报名时间 地方站:
您的当前位置: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>> 申论资料 >> 热点时评

2017年甘肃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安全是网约车不能逾越的底线

发布:2016-05-06 00:00:00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  申论部分不仅要多关注社会热点,更重要的是勤动笔练习,并使用适当的教材提升自己,2017年甘肃公务员考试用书申论部分主要提供对申论的全面认识、提升申论应试能力、申论的应用文写作以及相应真题演练,能够助备考者一臂之力,切实增加申论科目分数。
  仔细研读下文>>>2017年甘肃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安全是网约车不能逾越的底线
  深圳警方日前通报称,深圳南山一名24岁女性2日晚搭乘一辆网约车后被司机抢劫并杀害。滴滴公司证实,受害者当时乘坐的是滴滴平台的顺风车,司机潘某使用真实身份证、驾驶证和行驶证在顺风车平台注册,但案发时使用的一张临时伪造的牌照。目前,犯罪嫌疑人潘某已被抓捕归案。
  近几年,共享经济模式趁着“互联网+”的东风迅速发展,网约车成了很多人日常出行的首选。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,截至2015年底,中国网约车用户数量已达3.99亿人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滴滴、优步等提供网约车服务的企业,不能只盯着用户和流量数据,而应该守住确保乘客安全的底线,否则就是自毁招牌。
  共享经济模式的核心特征之一,是信任陌生人。数以亿计的网约车用户之所以信赖那些司机,是因为大家觉得相关企业会对从业者资质进行严格审核。遗憾的是,有一些提供网约车服务的平台,显然辜负了公众的信任。仅从媒体报道来看,乘客遭劫杀、被性骚扰等恶性安全事件,已非个案,不少地方都有。
  网约车乱象不断,根源在于一些网约车平台对乘客安全重视不足。为了与竞争对手抢占市场,有些C2C(个人到个人)模式的网约车公司对司机驾龄、车况的要求一降再降,几乎任何有车的人花几分钟就能注册成专车、顺风车司机——滴滴、优步等网约车平台3月底刚因“驾驶员招录把关不严”等问题被约谈;有些公司在软件设计上有漏洞,比如乘客通过滴滴平台不能看到完整车牌,深圳警方通报的案例,就是明证。
  从网约车平台的视角来看,滴滴顺风车乘客遭司机抢劫杀害,属于极小概率事件;但从普通用户的视角来看,只要危险是现实存在的,谁都没有免于恐惧的底气,也无法毫无顾虑地享受网约车的便利。网约车平台要想把共享经济的生意做长久,就必须想方设法排除安全隐患,让约车出行成为“享受”而非“冒险”。
  平台越大,责任越大。每起恶性安全事件,对网约车平台而言都是一记警钟。保障乘客安全的底线一旦失守,即使用户规模增长快、市场估值高,也很难持续发展,立于不败之地。在近几十年中,有多少企业曾因“萝卜快了不洗泥”,最终难逃“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”的命运。殷鉴不远,必须警醒。
  每次发生类似的恶性安全事件后,涉事公司都会打出赠送优惠券、限时免费等“公关牌”,一般很快就能度过舆论危机。媒体也会给出各种安全提示,或呼吁女性乘客注意自我保护等。很多问题就这样被掩盖和转移了,直到类似的安全事故再次发生。相较于这种不痛不痒的善后,痛定思痛的反思才是应有的反应。
  共享经济是一种能够增进社会福利的好模式,网约车也是一项惠及公众的创新,但正因如此,网约车行业和相关企业更应该爱惜自己的品牌。想用户之所想,忧用户之所忧,把保障乘客安全的工作做好,用完善的制度防止不法分子混进司机队伍,靠优质服务和安全保障赢得用户的口碑和信任,比任何广告都管用。
  更重要的是,在确保网约车用户安全、维持网约车市场秩序方面,监管部门也应更有作为。新事物、新模式存在不足是正常的,但是,所有威胁公众安全的漏洞都必须堵住,这一点容不得半点含糊。有关部门接下来在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和监管办法时,提高司机和车辆开展网约车服务的门槛,尤其加强对C2C模式网约车的从业者资质审核和监管,应该是必然的选择。
  更多甘肃公务员考试资料及复习技巧,请参阅最新批次的甘肃公务员考试用书
  推荐阅读   
  甘肃公务员考试:申论热点时评汇总     
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CopyRight 2023 http://www.gsgwy.org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-33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